攝護腺肥大需要開刀嗎?雷射手術真的值得做嗎?

當醫師建議您因為攝護腺肥大(前列腺肥大)需要手術時,許多人第一個反應就是:怎麼這麼貴?雷射手術動輒台幣15到16萬元,真的有這個價值嗎?我一定得做嗎?

7/10/20251 min read

攝護腺肥大需要手術嗎?雷射手術是否值得?

當被診斷為攝護腺肥大(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BPH)且醫師建議進一步接受手術治療時,不少患者及家屬會產生疑問,例如:「一定要開刀嗎?」或「雷射手術費用不低,值得接受嗎?」

在進入治療決策之前,楊醫師建議先釐清以下幾個關鍵問題:
✔️ 攝護腺肥大是什麼?
✔️ 有哪些治療方式?
✔️ 什麼情況下需考慮手術?
✔️ 雷射手術的優勢與限制為何?

📌 攝護腺肥大是什麼?

攝護腺肥大為中老年男性常見的良性疾病。隨著年齡增加,攝護腺組織逐漸增生,進而壓迫尿道,導致排尿困難、尿流變弱、夜尿頻繁,甚至可能引發尿滯留、膀胱功能障礙、反覆尿路感染、血尿或腎功能異常等併發症。

📌 攝護腺肥大是否一定需要手術?

不一定。多數患者初期可透過調整生活習慣改善症狀,例如避免憋尿、控制液體攝取、減少晚間飲水量等。若症狀持續存在或影響生活品質,可考慮藥物治療,包括α-阻斷劑放鬆攝護腺肌肉、5α還原酶抑制劑縮小攝護腺體積等。

唯有在藥物效果不佳、或出現特定併發症時,才會建議手術介入。

📌 哪些臨床情況下需考慮手術?

若有以下任一情況,泌尿科醫師可能會建議接受手術治療:

  • 急性或慢性尿滯留

  • 反覆性尿路感染

  • 持續性肉眼血尿

  • 膀胱結石形成

  • 腎功能惡化(因上泌尿道壓力升高)

  • 長期需依賴導尿管

  • 藥物治療無效,症狀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 哪些患者可能不適合手術?

以下情況建議先由專業醫師評估,再決定是否進行手術:

  • 急性尿路感染或發燒中的患者

  • 出血傾向或凝血功能異常

  • 心肺功能不穩定,無法接受麻醉

  • 合併膀胱神經功能障礙(如中風、脊髓損傷、糖尿病神經病變等)

這些情況可能影響手術安全性與預後,應謹慎評估。

雷射手術的優勢為何?為什麼費用較高?

目前攝護腺肥大的雷射手術並不在健保給付範圍內,自費費用約新台幣15–16萬元不等。儘管價格不低,但其具備多項臨床優勢:

失血量低:雷射具有良好止血效果,降低手術風險
術後不適感較低:熱傷害較小,不需長時間水球止血,患者恢復較快
對高齡及共病患者更安全:使用生理食鹽水灌洗,避免傳統手術可能出現的水中毒或電解質異常
適用於攝護腺體積大的患者:醫師可穩定完成手術,降低併發症機率

📌 雷射手術技術

剝離剜除術(Laser Enucleation)

透過內視鏡技術,將增生的攝護腺組織沿著解剖自然平面完整剝離,如同「剝橘子」,再經膀胱取出。

優點

  • 組織清除最徹底

  • 再次手術機率最低

  • 對體積超過100cc的攝護腺特別有效率

  • 手術與麻醉時間可控、恢復快

缺點

  • 技術門檻高,需經專業訓練與經驗累積,並非每家醫療機構皆可提供

  • 目前健保不給付,費用對部分患者而言為一筆負擔

  • 術後可能有短暫上廁所來不及狀況(急迫性尿失禁)需時間恢復

適合對象

  • 體積特別大的攝護腺

  • 希望「一次處理徹底」的患者

結語:治療決策應依個別狀況量身訂做

攝護腺肥大是否需手術,並無一體適用的標準答案。應綜合患者年齡、症狀嚴重度、攝護腺體積大小及整體健康狀況,由泌尿專科醫師詳細評估後,再與患者共同討論、制定個人化治療計畫。

若您對攝護腺肥大或相關治療有進一步疑問,歡迎預約門診,由楊醫師為您詳細評估與解說,協助您做出最適合自身健康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