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道疾病治療介紹

本月主題:雙J導管是什麼
雙J輸尿管導管:臨床用途與注意事項
什麼是雙J輸尿管導管?

雙J輸尿管導管(double-J ureteral stent, DJ stent)是泌尿科手術後常會置放於體內的醫材。通常醫師會根據病人的輸尿管長度及寬度選擇直徑位於 6Fr(約 0.2 公分)~7Fr (約0.23cm)/長度介於 22 至 26 公分的導管。導管內側是中空,置入體內後,一端固定於腎盂,另一端固定於膀胱,確保尿液自腎臟順利引流至膀胱。由於導管兩端呈「J」型彎曲,能防止滑脫,因此稱為「雙J導管」。

為什麼需要放置雙J輸尿管導管?

雙J輸尿管導管的主要作用是 維持尿液通暢、保護腎臟功能

  • 結石手術後:最常見的情況是泌尿道結石手術後,短期放置導管可減少因術後輸尿管水腫或細小結石殘留而造成的阻塞。

  • 長期導管使用:若患者有輸尿管狹窄、腫瘤壓迫,或曾接受過腹部放射治療導致輸尿管功能受損,可能需要長期留置並定期更換雙J導管,以確保尿液能順利排出。

放置時間多久才需要移除?
  • 結石手術後:通常放置時間為 1 週左右,最長不建議超過 3 個月。

  • 長期導管:需依病情定期更換(一般每 3 個月一次,某些特殊導管可放置6個月到1年),以避免導管阻塞造成感染或影響腎功能。

常見的不適症狀

放置雙J導管期間,部分患者可能出現以下症狀:

  • 解尿時腰部或下腹部痠痠的

  • 輕度血尿

  • 頻尿、急尿或膀胱刺激症狀

這些多屬常見且可逆的不適,若症狀明顯,可透過藥物或增加水分攝取予以緩解。

如何拔除雙J導管?

移除雙J導管需於門診膀胱鏡室進行。醫師會在局部麻醉下,利用膀胱鏡找到導管並取出,過程約 3 分鐘即可完成。術後病人多能立即返家,恢復日常生活。

結論

雙J輸尿管導管在泌尿科臨床上扮演重要角色,特別是在結石手術後及尿路阻塞處理上。雖然可能造成暫時性的不適,但多能透過水分補充或藥物改善,且導管移除後症狀通常完全消失。對患者而言,這是確保泌尿系統功能的重要保護措施。